——全国劳动模范谭昌明诞辰90周年纪实之二十一
【现代诗人臧克家有言道:“有的人活着却已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全国劳动模范谭昌明同志虽然离世多年,但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9月2日是他90周年诞辰日,他的生前好友和乡亲们齐聚一堂讲述了他人生70多年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谭昌明多次在儿女面前讲到:“如果文化大革命再持续下去,我能不能活到它结束是个问号。但我坚信我们党修正错误的能力,黑暗总会过去的。”
文化大革命在谭昌明心中留下了太深、太重的阴影。可是谭昌明从没有放弃希望、放弃对光明的追求。因此,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坚守在东升公社生产建设的第一线,带领社员们修公路、建水库、开垦万亩茶园、搞水土保持、春种秋收,把文革动乱给东升农民造成损失降到最低点。另一方面,他在公社里和造反派的头头们、帮派势力,以及他们背后的支持力量,如潼南县工作组进行了机智灵活的斗争。谭昌明不妥协、不退让,不给这些坏人任何可乘之机,不让他们的恶行影响到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和人民生活,可谓历尽风雨盼彩虹。
文化大革命初期那几年,谭昌明被打成了“东升公社最大的走资派”,开批斗会、挂牌子罚站、关小黑屋……一样也没落下。最严重时他的生命都受到了威胁,有整整一年的时间是在大凉山深处逃命, 那可真的是 “亡命天涯”。那时,谭昌明在大街上走路,都会冷不防地挨上拳脚;造反派公然骂大街,指着他的鼻子骂“谭当权”、“谭走资”、“谭弯背”。谭昌明对这样的极具侮辱性的语言都见惯不惊了。
但东升公社的老百姓却大多是善良的,为他们的“书记哥”、好人、好干部谭昌明的遭遇而叹息,为他鸣不平。有一个初中生叫杜战兵,谭昌明在指挥修建“藏粮水库”时曾借住过他们家。一天,邓战兵看到谭昌明胸前挂着一个写着“走资派”三个字的牌子,在凤凰山山顶那儿被造反派罚站。邓战兵气愤地走过去:“太欺负人了,老子把你的牌子给甩了。”说着就要给谭昌明摘下牌子。谭昌明反而非常冷静地反劝着杜战兵:“孩子,这牌子不能摘,摘了他们会闹得更凶的,我就带着,看他们还有什么花样。”谭昌明面对黑暗面,没有低头,并保持着他的理性。
但造反派们确是没有丝毫的理性,十年里一直是一副歇斯底里的丑态。即使文化大革命进入后期,已成强弩之末的时候。东升公社的造反派头头和帮派分子们,以及县工作组的人对谭昌明的迫害、围攻、打压、栽赃陷害还是依旧猖狂。
其实早在文化大革命早期,各地就陆续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取代了原来地方政府的职能。部分原党政干部被结合进革命委员会,继续担任领导工作。谭昌明就是这样,顶着“走资派”的帽子在公社里继续主抓农业生产和基本建设,是实实在在的“带着镣铐跳舞”。
看到谭昌明依然带领群众搞农业生产、修公路、指挥“藏粮水库”工程建设,并且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造反派头头和县工作组那帮人气就不打一处来。于是,冷枪暗箭纷纷向谭昌明射来。1975年,县工作组与公社造反派头头们开始用鸡蛋里挑骨头的下作手法整谭昌明的黑材料。他们认为:谭昌明担任着“藏粮水库”工程建设的总指挥,工程里又涉及到大量的物资和资金,这些都是由谭昌明来签批,怎么也会找到些“罪证”来整倒谭昌明。
那么国家投到“藏粮水库”水利建设工程的资金有多少呢?前前后后总共拨付了3万块钱。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中国的国民经济几近崩溃,国家非常非常贫困,干水利工程多是靠农民人挑肩抗,没有机械化,投资很少。为了弥补资金的不足,国家还给公社分配了一些物资、粮食作为工程专用。
县工作组和造反派的头头们就从这3万块钱和物资、粮食入手,找用来栽赃陷害谭昌明的证据。工作组里财政局、组织部那帮人在造反派头头们的配合下,找工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挨个进行谈话;对工程账目逐页儿逐字地进行核算;对物资更是翻箱倒柜地进行核对。最后结果却让这帮家伙目瞪口呆:工程前前后后进行了十年,经过账目核算和实物盘点,只查出二两粮食的偏差。这怎么说出口呀?这样的材料递上去,不是给谭昌明贴金么?
工作组和造反派这帮人在钱物上找不到谭昌明的任何问题,还是心有不甘。他们就没长好心眼儿。哪里是要查清“藏粮水库”工程的资金和物资使用情况?他们就是要置谭昌明于死地。于是他们冥思苦想又找到了一个所谓的突破口,那就是谭昌明在工程用人和部分项目分包上有没有问题。
“藏粮水库”工程地下引水隧道和地上引水明渠的挖掘需要电力,要用柴油机发电。这位管发电的临时工叫杜甫前。这个杜甫前结婚以后常打老婆,老婆就跟他离婚了,是个单身汉。是谭昌明把他调到工地上来的。工作组和造反派头头们就想从杜甫前身上下手,看看能不能抓住谭昌明的蛛丝马迹。
于是他们就毫无理由地把杜甫前抓了起来,拘押在“藏粮水库”大坝附近一个黑屋子里。然后威逼利诱,希望从他的口中得到一点陷害谭昌明的所谓“证据”。可谁料想杜甫前这个单身汉是个硬茬,关了三天三夜,审了不知道多少回,硬是不肯构陷谭昌明一句,还为谭昌明大打抱不平。
杜甫前在东升公社也算是个能人,会摆弄机械,还有点电工技术,这在农村也是很少见的。可他什么都好,就是爱打老婆。在孩子三岁那年,有一次老婆实在忍受不了他的打骂,找到了人民公社。社里管民政的造反派头头对人家不理不睬,她无奈找到了谭昌明家。谭昌明和妻子周南秀让孩子把杜甫前也找到家里,对他们夫妻百般劝解。谭昌明还当着他老婆的面儿,把杜甫前狠狠地批评了一顿。遗憾的是,劝和没有成功,女方还是带着孩子走了。谭昌明看杜甫前一个人过着没咸没淡的日子很可怜,并且他确实有技术,就把他招到“藏粮水库”工地当发电工。杜甫前心里特别清楚,谭社长是个好官、是个亲民的官、是个管老百姓事儿的官。自己如果昧着良心按照工作组和造反派头头们的诱供来诬陷谭昌明,那就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了。
工作组的人和造反派的头头们没有想到,杜甫前被无端关了三天三夜不仅没有屈服,却激起了杜氏家族人们的愤怒。杜甫前的弟弟杜甫才,杜甫安带着一帮杜姓的彪形大汉来到“藏粮水库”工地向工作组和造反派叫板,说如果不放人,就要对这些人下手。工作组的人和造反派的头头们整人是一个顶俩,打架可是会吓尿裤子的,何况是无故抓人、关人。他们没有办法,只好把杜甫前放了。
十年里面对黑暗的挑战,谭昌明已经能够坦然地面对眼前的一切。他对儿女们说:“就像一天里的24小时,既有白天,也有黑夜,这都是正常现象。但黑暗总会过去,光明总会到来。越是在黑暗的时候,自己内心的世界要更加光明。这样才能让光明照亮自己、照亮他人、照亮未来。”
的确如此,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谭昌明迷惘过、委屈过,但从未对光明丧失信心。1966年他第一次挨批斗后,几乎一夜之间从东升公社权力的巅峰跌落到几近阶下囚的状态。他痛苦地问自己这一切都是为什么?为什么上至国家主席下到公社社长,甚至更小的官儿,没有任何预告,没有任何准备,没有任何罪过就被打倒了?谭昌明百思不得其解。
这个时候谭昌明又想起了当年地下党员唐顾同志的话:“共产党领导人民闹革命、得解放,就是让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富裕。”二十多年的党龄和干部生涯也使谭昌明有着很高的政治觉悟和是非判断力。他问了自己多少个为什么之后,尽管没有找到答案,但他坚信文化大革命这一套绝不是党的正确方向,瞎闹腾是不能让人民富裕的。谭昌明告诫自己:“我不能放弃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如果我放弃了,就正中造反派的圈套了。”
文化大革命中,谭昌明经历了将近4000天的黑暗。但他走出来了、度过了险滩、步入了坦途。这也正像他的名字一样——昌明,告别黑暗走向昌盛和光明。谭昌明的内心世界有着一盏明灯、有着足够的能量,所以他才能照亮他人、照亮自己、战胜黑暗、走向未来。
访问量:4198
其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