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全国劳动模范谭昌明诞辰九十周年(12)
知子莫若父。谭昌明最清楚应该在什么时候给予儿女什么样的爱。小儿子谭鸿在读高中二年级时,因为字写得不够好,在课堂上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挖苦,伤了自尊心,从此一蹶不振。
这时谭昌明已经从乡镇党委书记的岗位上退下多年,在家里话语不多。但谭昌明在儿女教育上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他对整日闷闷不乐的小儿子谭鸿讲:“你呀,这点挫折就泄气了?你不好好读书又去做什么呢?你这个年龄就要好好读书,珍惜这个时光才有未来。当年呐,我小时候,离开私塾都恋恋不舍的。你们今天有条件了,如果好好读书,将来成为教授、科学家,那都是可能的。你看你大哥,他到部队先是考上了中专成了军官,但他不满足、不放弃更高的目标,后来又千方百计地考上了大学,要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伟大梦想。你哥哥就是一个标杆儿啊。今天我们中国正处在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好时代。读书才是青年人的出路。”
全国劳模谭昌明书记
谭鸿对父亲讲的这些话,一半儿理解,一半儿不理解。但他知道这是老父亲在用心和自己交流、知道这是老父亲爱子的心。大哥谭焱心在这个时候更是及时向弟弟伸出援手,循循善诱、悉心引导,终于让谭鸿从困惑和迷惘中走了出来。从此谭鸿一路前行,现如今成为了全国知名的杰出青年科学家。
全国杰出青年科学家谭鸿
说起军旅生涯,谭焱心还记得1978年的春天,他报名应征入伍并参加体检时,并没有真正下定参军的决心,也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亲谭昌明,只是和母亲周南秀说了一下。这时,谭焱心已经在潼南县东升中心校当老师了,并且在一年内就成为了学校的教学骨干和优秀教师。
谭昌明得知情况后回到家里问妻子周南秀:“谭焱心打算要去当兵吗?”周南秀回答:“他不一定要当兵,他只是参加一下身体检查。”
谭昌明找到谭焱心,非常认真地对儿子说:“你已经报名了吧!我知道你检查了身体,可没确定要去参军。你要知道,你是公社党委书记的儿子,你比社员的孩子更应该到边疆去保卫国家!”父亲的这一番话如雷贯耳,在谭焱心的内心里一石激起千层浪,他陷入了沉思:“是呀,我是公社党委书记的儿子,就可以不去保卫边疆吗?”
其实在谭焱心的内心中早已经有了“家国情怀”。小学四年级时,谭焱心就因为校长讲中国近代史讲到了上海租界的辱华标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产生了要让中国强大的起来的愿望;产生做教师,塑造中国人的爱国魂,育人报国的梦想。正是因为有这个思想基础,所以他赞同父亲的话,决心投笔从戎,参军,到边疆区去保卫国家。
巧的是,这一次来潼南接兵的乌鲁木齐军区汽车30团的干部雷广玉通过了解和接触,早已看中了谭焱心,已经暗自锁定了这个好兵苗子,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可塑之才带到部队这个大熔炉去。为此,雷广玉也找到了谭焱心的父亲公社党委书记谭昌明做了大量的工作,还专门到了谭家,与谭焱心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那年三月初,公社党委就要召开党委会决定入伍名单。谭昌明虽说想法已经明确,但还是决定最后征求一下儿子的意见:“儿子,你的前程,还是由你自己选择,当兵不当兵,你最后考虑好吗?”谭焱心毫不犹豫地回答:“爸爸,我考虑好了,决定到部队去历练。”听了儿子的回答,谭昌明欣慰地露出了笑容。
谭焱心的经历证明,这对父子的选择是正确的。谭焱心到了部队以后,在新兵连就脱颖而出,成了整个新兵连乃至新兵营几百名新兵中最优秀的那个兵;当兵第二年就成长为代理军官。
优秀军官谭焱心
就在谭焱心即将成为正式军官的前夕,他遇到了参军后的第一个考验:全军冻结了士兵直接提干的路径。只有大中专毕业生才能成为现役军官。于是谭焱心参加了第二年的全军高考,但遗憾的以四分之差落榜。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父亲谭昌明写信告诉儿子:只要自己有意志力、有雄心,就不怕挫折和失败,大不了从头再来。谭昌明信中还特别给谭焱心讲到自己在“文化大革命”十年中饱受磨难时的心路历程;讲到自己十年磨难因为不放弃信念,才能又重新成为一个赢家,一个优秀的党委书记。
看完父亲信,谭焱心百感交集。他知道父亲讲得都是对的,是人生的经验和大道。父亲的鼓励在灵魂深处给了谭焱心一种无穷的力量,他决心以父亲为榜样,不抛弃、不放弃,继续勤奋努力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于是,谭焱心一边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一边复习,第二年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乌鲁木齐陆军学校,毕业后成为了优秀的军官。后来,谭焱心再次发力,考入了著名的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一名优秀的理论专家。
更让谭焱心感慨万千的是,父亲谭昌明总是在关键的时刻关注着儿女、引导着儿女,使儿女们一直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并时刻关注着儿女们的事业和身体。
那是2004年8月,责商思维自动学优品实战班在郫县的培训基地进行。谭焱心把年迈的父母也接来,住在一栋别墅里。老父亲谭昌明对谭焱心起早贪黑的忘我工作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一天晚饭后,谭昌明特别认真地对儿子讲到:“谭焱心,我要和你作一次专门的谈话。”俨然像一位领导给下属下命令一般。
这天夜里,在培训基地别墅二楼的一个房间里,谭家的父子俩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谈话。老父亲谭昌明心疼地对儿子说:“儿子,你这样拼命地工作,太累了。我过去也累,可不至于像你这样,至少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休息的时候要休息啊!我退休前也开了无数的会,但要把握好时间。你为何培训时间拉得那么长,别人也要吃饭呐。”老父亲谭昌明苦口婆心地告诉谭焱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现在虽说年轻,可也要爱惜身体。”
那夜,父子俩谈了很久。谭焱心知道,老父亲和自己谈的不是“事儿”,是爱!是一个父亲对儿女的拳拳之心。
谭焱心一直以来总觉得自己的身体是“国防身体”,对于亲人爱惜身体的劝告总是听了一半儿、丢一半儿。可是在2005年5月15日,因为工作劳累,胃大出血住进了医院。住院时,他躺在病床上,回想去年8月老父亲和他的那次“特别谈话”,不觉中泪水夺眶而出。
2005年7月3日晚上,谭焱心再次与老父亲通话。电话那边老父亲知道儿子因胃出血住院,刚出院不久,是千叮嘱、万嘱咐,让大儿子一定要听话,注意身体。谭焱心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是老父亲对自己最后一次关心和嘱咐。
家是温暖的港湾,更是美德传承的驿站。
在谭家,大哥谭焱心也和父亲一样,时刻关怀着弟弟妹妹的成长。幺妹谭丽霞中学毕业后就开始严重叛逆,前途堪忧。谭焱心就把她招兵入伍,安排在所属的部队,先是在空军,然后再到陆军,倾心倾力地培养。
那时老父亲谭昌明到成都看望大儿子和小女儿。看到谭焱心这个大哥像父亲一样关心着妹妹感到非常的欣慰。谭昌明对幺女说:“丽霞,看到你补上了过去学习欠的账;看到你现在的努力,爸爸真是高兴。爸爸更欣慰的是你有一个对你负责任的好大哥在引导你,帮助你成长,这是多么难得呀。丽霞,长兄如父,你看你大哥多方为你操心,多不容易,你要珍惜这份情谊。你知道吗?自从你当兵离开家乡那一天,我们家乡有多少人羡慕你呀!全县就出了两个女兵呀,这是我们谭家的光荣。这也是一份荣誉、一份责任、一份使命。你大哥给你指了路,可路怎么走,还要看你自己。”
谭丽霞在父亲谭昌明和大哥谭焱心的引领下,经过在部队三年的历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军校,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官,由叛逆女蜕变为人生的赢家。
其实谭昌明、周南秀和他们的六个儿女都是人生的赢家。谭昌明作为一名父亲,用对儿女的关怀备至、用在关键时刻对儿女的引导、用对儿女关键的问题的把握,诠释了一个好父亲、一个优秀父亲的所有内涵。他是父母关爱儿女的榜样。
访问量:3576
其它新闻